站长之家 - 动态 2015-05-18 15:21

搜狗输入法发起收集和补齐生僻字行动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成为人们查找资料、交流信息的重要媒介。一些久已不用的生僻字,偶尔在网络上以新的面貌出现,迅速受到大家的关注,从而形成一股新的网络关注热潮。比如,我们在用搜狗输入法的时候,时不时都会发现突然有一些奇怪的汉字映入眼帘:屌、囧、槑、奣、勥、巭、恏、兲、忈、炛、靐、燚、玊、圡等,虽然不认识,但“不明觉厉”。

读一下释义,才知道其之所以爬出故纸堆,重新进入大众视野,是网友们在其原义之外,通过字形等恶搞又在原义之上增加了风马牛不相及的新义,并且成为了社会新的共识。对于汉语言文化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现象,但这也启发了我们从一个侧面,去重新思考汉字中的生僻字的价值。即便历经千年,文明几度变迁,生僻字在今天,依然不会为时代所抛弃,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

搜狗输入法U模式可以通过拆分输入的方式输入生僻字

传统文化的旧镜像,网络时代的新景观

首先绕不开的,是古典文献中的生僻字。一些专业研究者,比如古典文学、中国古代历史、古代哲学等,在接触古典文献中都需要接触生僻字。再比如中医,需要阅读大量古代医学著作,也必须掌握许多生僻汉字。即便是普通读者,也会在国学阅读中不可避免要接触到许多生僻字,特别是一些名词,人名如嫪毐,传说中的动物名如狴犴,祭名如祊,器物名如梐枑,乐器名如觱篥等。

其次,是方言中的生僻字。在常期的生产生活中,不同的民族、地域逐步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点。体现在语言中,便是差异化的方言,方言表现在书面上,就会有许多生僻字。此外,还有姓氏。中国历史悠久,十分重视家族延续。姓氏是家族传承的最重要的标志,因而,姓氏中留下了不少生僻字。比起其他用字,姓氏用字更加具有稳定性,所以姓氏用字显示的是更为古老的字形和字音,是历史和家族记忆的延续,不可轻易更改。

可见,生僻字在当下的文化环境中不仅不会消失,相反还有复兴之势。它至少在特定领域内,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的意义。

除了传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生僻字在网络化之后,作为老去的传统文化的镜像之外,又发展出了一道新的网络文化的景观。

有趣的是,从这些网络生僻字的含义与该字原初意义的关系讲,具有“六书”造字中思维方式回归的特点。比如“囧”,原义为光明。但在网络上被赋予象形意义:整个字形被当作一个人的脸形,里面上部的“八”即为眉眼,下面口为。由此,“囧”作为“头”之象形时,被理解为沉重的思想,作为“脸”之象形时,被理解为浪漫与激情,或者郁闷和惆怅。总之与古义毫无关系。然而,仔细考察网络义的形成,其实正是汉字创造之初所用的“象形”之法。

虽然从现实的角度看,生僻字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已经死去的汉字,但这并不妨碍它在存在中展示自己的文化意义与价值。特别是网络的参与,激发出了生僻字新的活力。

由于字库中补齐了大量生僻字,通过手写模式,也能打出大部分生僻字

为生僻字开辟一方网络中的生存空间

正是基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应该保障生僻字在传播手段的不断变迁中跟上时代,能够使其在多元化的媒介渠道中顺畅流通,在新的文化土壤中扎根、生长。但显然,目前来看,这还是一种理想。在计算机语言中,生僻字并未获得足够的重视,在最重要的互联网的生态之中,绝大多数生僻字难觅踪影,既无法输入,也无法显示,长此以往,大概“死去”一词就不再是修辞,而是一种事实。

好在,对这一问题除了关注,也有一些力量在付出实际的行动谋求问题的解决。作为输入法软件的佼佼者,搜狗输入法的努力尤其令人赞赏。从第一时间将流行开来的新鲜生僻字收录到词库中,到对用户普及被曲解的生僻字的本义,再到牵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作为传统文字进入网络世界的把关人,搜狗一直在尝试平衡自身在汉字传统的守护与发展之间的角色。

特别是近期,搜狗输入法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收集和补齐生僻字的行动,通过调动大量网友的参与感,用互联网时代的方式把这一问题向大众做了普及。越来越多的生僻字可以用搜狗输入法从故纸堆里,走进互联网了。

对于汉语言文化来说,实在是幸莫大焉。

相关话题

推荐关键词

24小时热搜

查看更多内容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