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之家用户 - 传媒 2025-05-28 10:34

机器人产业“敏捷制造”样本:拟IPO的嘉立创助力外骨骼研发

近日,首届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FAIRplus2025)在深圳举行,汇聚 200 余家先进机器人企业及来自 60 个国家和地区的3. 5 万名专业观众。嘉立创携电子及机械产业一站式解决方案亮相,集中展示PCB、FPC、SMT、3D打印及CNC加工等全链条服务能力。

展会现场,不少专业观众表示,嘉立创“立马想要,立马得到”的硬件创新服务,是他们破解“创新效率”的底气。这些人中,尤其以国家杰青、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集成所副所长吴新宇为代表。

据了解,在展会期间嘉立创举办的智能机器人硬件设计制造“黄金法则”技术沙龙上,来自高校、企业及电子机械领域的多位教授、高管与专家,围绕智能机器人硬件设计制造的前沿技术与行业痛点解决方案展开分享,深度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其中,吴新宇教授结合团队实践,详细讲述了外骨骼机器人的研发历程。

“我们团队研制的第三代自平衡外骨骼机器人,较上一代刚度提升2. 6 倍,关节扭矩增加4. 08 倍,可载重110kg穿戴者自由活动。”吴新宇说道,“这款机器人机构的设计符合现代工学的精巧、大刚度、高负载、质量轻、动作灵活的机器人本体机构,验证了仿生一体化机构的合理性,为实现人形机器人高负载运动奠定了基础。”

吴新宇直言,嘉立创的硬件创新帮助他们在这款机器人上实现了快速突破,“目前,这款机器人交给嘉立创,两三天就能打样完成,并可以由相关企业批量生产。”吴新宇还表示,另一款柔性外骨骼机器人,可为偏瘫病人提供髋关节辅助助力,里面有 4 块PCBA是由嘉立创制造的。

此外,谈及研发验证的过程,他表示团队投入大量精力在运动意图识别和人机协同控制的研究,其间,使用高多层PCB做了多次硬件模块的创新升级,高密度电路布线优化了信号完整性,为外骨骼的高负载、高自由、精巧的功能构筑提供了稳定支撑。

对于为什么要做外骨骼。吴新宇直言,一方面是为了老人运动康复,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运动功能的重建。这些人群,外骨骼研发都将会对他们有所帮助。

本次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嘉立创再次展示了其对硬件创新的助推作用。作为这场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盛会的重要参与者,嘉立创不仅以硬件服务商的身份赋能行业,更依托“一站式服务”与快速响应能力,嘉立创将高校科研团队的创新构想有效转化为可量产的产品原型,让前沿技术突破不再止步于图纸——吴新宇团队的外骨骼机器人研发实践,正是嘉立创有效协同与准确制造能力的生动注脚。

相关话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推荐关键词

24小时热搜

查看更多内容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