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有报道称李女士自述5天前食用过大量山楂冰糖葫芦,随后出现了肠胃不适的症状。
经诊断,发现李女士的胃部存在两块巨大的结石,分别长7厘米和4厘米。这些结石不仅磨损了胃黏膜,还形成了两处溃疡灶。
医生指出,李女士的胃结石是由过量食用山楂所致。治疗中,需要通过胃镜将结石切碎并打碎,最后利用工具将其取出。
虽然山楂具有开胃助消化的功效,但食用不当可能会导致肠胃不适。
山楂中富含果胶和单宁酸,这些物质在接触胃酸后会凝结成不溶于水的沉淀,与山楂皮、纤维和食物残渣混合在一起,不易消化,从而容易形成胃结石。
胃结石形成后,患者通常会感到上腹不适、胀满、恶心或疼痛。某些患者还可能出现类似慢性胃炎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钝痛、反酸和烧心等。
因此,食用山楂时应避免过量,以免形成胃结石。此外,山楂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果酸和山楂酸,会刺激胃酸分泌,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影响。建议每次食用2-3个山楂即可,避免空腹食用或饮酒后食用。胃炎、胃溃疡、食管炎等患者应慎食山楂,尤其是空腹食用生山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