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之家用户 - 传媒 2024-06-13 11:50

XREAL 创始人聊 AR 和空间计算:先过中场,再想终局

如果做个调研,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屏幕和内容,答案自然是更大的,更沉浸的,更立体的。

大概率的话,消费者是在手机上完成这个调研,同时做完调研之后继续玩手机,丝毫不会理会正在吃灰的 VR 头显,或者客厅的大电视。

强如苹果,暂时也没法扭转这种情况,iPhone 用户依旧依赖 iPhone,Vision Pro 用户不再像刚拿到的那两天那样充满好奇,即便它是这个星球上较好的「空间计算」设备,有着最精细的屏幕表现,最自然的手眼交互和最广泛的开发者支持。

按照 AR 初创公司 XREAL 创始人徐驰的话来说,Vision Pro 是 XR 行业三种正在收敛的实现方式之一,代表着沉浸感比较强,同时也是最笨重的 XR 头盔,其队友还有 Pico 和 Meta Quest 等品牌。

Meta 无心插柳的雷朋智能眼镜二代近来爆火,虽然没有显示功能,但因为功能单一,形态传统,反而卖得不错,这也是 XR 行业的代表方向之一。

第三种就是折中方案,即保留了传统眼镜的轻便形态,又兼顾 XR 头盔的显示效果,依靠分体式计算设备,将计算功能分离,以分体式 AR 眼镜形态示人,形态上复杂一点,体验上则要全面一些。这个方向的代表就是 XREAL。

既然绕不开手机,那不如,做个「手机」

多年以前,做电子书的亚马逊 Kindle 业务和传统出版商们有过一次巨大矛盾爆发,许多传统出版商认为亚马逊 kindle 电子书的模式,会毁掉出版业。但亚马逊高管却认为,纸质书的竞争对手不是电子书,而是 YouTube 视频,Steam 游戏乃至 Spotify 音乐或者 Netflix 网剧。

类似的,不管是苹果的 Vision Pro,还是 XREAL 的 AR 眼镜,其比较大对手也未必是彼此,而是手机。

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不妨看看上市还不到一个季度的小米 SU7电动车,很多人认为它的上市会抢占其他品牌电动车,比如蔚来或者极氪的份额,但事实却是,在刚刚过去的5月,蔚来和极氪的销量都获得了超高 的增长。

因为在一个新兴品类里,出现一个具有引爆作用的新产品,一方面可能会挤压同类产品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也可能带动整个市场的爆发,从而产生溢出效应,帮助整个品类发展。

▲ XREAL 创始人徐驰

比如 XREAL 创始人徐驰就说,苹果 Vision Pro 发布和上市之后,都带动了 XREAL AR 眼镜的销量。

XR 三种形态产品之间,竞争关系倒没那么大,品类进步的意义,远大于品类内部的竞争。以此而言,XR 设备想要争抢用户使用时间,自然就面临着比较大的竞争对手:手机。

需要说明的是,XREAL 目前的 AR 眼镜,诸如 Air2定位主要是显示设备,需要接入 Switch 掌机,或者 iPhone,再或者电脑来玩游戏看电影或者办公,中间可能还需要桥接一个 Beam 投屏盒子。

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分体式 AR 眼镜」,其显示和计算是分开的,这么做的原因当然是目前半导体和电池技术水平的限制,人类还没发做出算力强大,续航持久,显示精细且轻便无感的 XR 眼镜设备。

分体式 AR 眼镜自然也有一些缺点,比如连接上比较麻烦,计算设备依赖于第三方,适配上也可能遇到问题,以及,很多人用着 AR 眼镜,心里还是想去看看手机。

于是,XREAL 给了一个硬件解决方案:Beam Pro,一个形似手机的 AR 空间计算终端。

首先,Beam Pro 能做智能手机的大部分事情,除了打电话,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 Android 设备,兼容绝大多数的 Android 应用,海外版还获得了 Google GMS 认证,所以它也是一款非常方便的 AR 眼镜内容和应用管理设备。

第二,Beam Pro 依靠 XREAL 自主研发的 nebulaOS,可以把设备上的2D 场景释放到 AR 眼镜显示的3D 空间之中。比如用户已在 Beam Pro 内的应用里选好一款影片,再将 Beam Pro 插入XREAL Air 系列眼镜中,眼镜内会直接继续当前页面显示,呈现在3D 空间中。

第三,Beam Pro 使用两颗5000万像素超广角双主摄镜头,可以拍摄具有3D 空间效果的视频和照片,这些内容也可以播放在 XREAL 的 AR 眼镜中,这意味着 Beam Pro 不仅是内容计算设备,也是内容生产设备。

可以这么说,Beam Pro 是一款「打不过就加入」的设备,既然用户爱玩手机,用户的数据和账号体系主要在手机上,而且手机上内容又多,那不如就做一个类手机产品,把用户习惯,用户账号和数据,以及手机内容都移植过来,顺便再整点符合时代需求的3D 内容摄制等卖点,逻辑上是自洽且合理的。

XR 行业的「iPhone 时刻」还没来,那就专注「现在」

在发布会上,XREAL 创始人徐驰说:

苹果巧妙地把移动互联网生态「移植」过来,让大家看到了空间计算的未来,而我们努力让大家看到空间计算的现在。

而后在发布会之后的采访里,徐驰说了类似的话:

苹果让大家看到了空间计算的未来,没看到现在,现在的产品需要打磨一下,它从首先天开始发布的时候就不是奔着大众化的消费产品去的,我相信作为苹果的公司,一定有它消费级的野心,否则完全没有必要做,我们希望用一个更长的时间轴看待。

就连苹果都没法复制 iPhone 的奇迹到其他品类,但其实回过到2007年 iPhone 初代发布的时候,除了极少数人意识到了它的划时代意义,多数人依旧认为手上的诺基亚手机也还不错。

再往后,3G 网络乃至4G 网络商用,《水果忍者》和《愤怒的小鸟》出现,还有微信等应用出现,以及 iPhone4的巨大进步,诸多天时地利人和汇聚,iPhone 奇迹才见曙光。

所以,其实没有什么「iPhone 时刻」,只有「iPhone 时代」,是2007年到2013年间的一段狂奔。

一部好用的 iPhone,有来自三星的靓丽屏幕显示内容,苹果自研的 A 系芯片提供算力,高通的基带来收发4G&5G 数据,腾讯开发的《佼佼者荣耀》和微信,米哈游开发的《原神》,抖音集团开发的抖音等等等,甚至诸如瑞声科技提供的线性马达,索尼提供的相机 CMOS,都是 iPhone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XR 行业跳脱不出这样的朴素逻辑,除了要自研突破之外,也需要好相机,好算法,好开发者,本质上也是一盘大棋,有一些棋子的长驱直入,但更多的还是日拱一卒。

比如在采访中,XREAL 联合创始人吴克艰就提到,双目拍摄要保证两个摄像头同时拍,同时曝光,拍摄不同步或者曝光不一致都会出现问题,但这不是普通手机的拍摄需求。为了保证双目拍摄的效果,XREAL 需要和芯片提供商高通合作,来解决高像素摄像头同时拍同时曝光的需求。

再比如在坐车坐飞机的过程中使用 AR 眼镜,有可能因为持续颠簸导致画面抖动,用户会因此产生晕眩感,因此 XREAL 依靠高通骁龙芯片的算力和自研空间感知算法研发了3DoF 空间悬停技术,配合防抖技术,可以保证颠簸、震动和转向场景下的画面稳定。

实际上,现在的 XR 行业,是一个问题比答案多的行业,比如 VST(视频透视) 和 OST(光学透视) 的选择问题,前者技术相对成熟但体验有所残缺,OST 理论上体验较好但技术又不成熟,再比如在 AR 眼镜的显示技术路径上,离轴光学(Dream Glass AR 采用的方案)、BirdBath(XREAL 采用的方案) 和光波导(微软 HoloLens 采用的方案)这3种路线各有优劣,现在设备怎么选方案,怎么去打造未来更成熟的方案也是问题。

对于 XREAL 以及其他 XR 厂商,哪怕是苹果,都面临类似的种种问题,我们当然可以临高发问,Killer App 是什么?什么时候出现?半导体技术什么时候突破?手眼交互能定义未来 XR 交互吗?

但与厂商而言,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要具体而复杂得多。这就是徐驰一直说「现在」的原因,谁都知道离球门越近,进球概率越大,但与其寄希望于在己方半场吊射破门,不如先把球带过中场,往禁区再靠一点。

以此而言,Beam Pro 这样属于「现在」的设备,不那么性感,但足够合理,以及足够便宜,体验也在往前走,况且,1299元的售价,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漫长的终局:胜利终将属于 AR 和 AI

徐驰坚持认为,当下的 XR 行业还处于赛道的早期,但赛道即使在早期,也可以用到信徒。他举了个有趣的例子:

有些人是在特斯拉早期的时候我觉得这车有意思,有的人是在 Model X 的时候才相信新能源车,有人在 Model3出来的时候才相信,有的人到今天还不相信。

那么,现在的 Model3就是新能源车的成熟形态了吗?也未必,比如即便是马斯克忠粉,或者特斯拉股东,也还是希望它的续航再长一点,或者 FSD 自动驾驶技术更聪明一点更便宜一些。

在一个前沿行业,做饼和画饼,往往是要并举的。

比如面对 AR 和 AI 两个关键词的时候,你很难不动心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并且畅想美好的未来。去年 Vision Pro 和 ChatGPT4在同一段时间面世,在我看来,几乎就意味着下一代计算设备的雏形初现了,眼镜为硬件,强大 AI 为软件的组合是最有希望颠覆手机的设备形态。

徐驰也认为,AR 是 AI 较好的载体,AI 是 AR 较好的交互,这是未来十年最能够改变消费电子和我们终端体验的两个最核心的技术,这种融合趋势开始有了苗头,他说:

比较新的 ChatGPT-4o,前一段时间 Google I/O 的发布会上,它完全没有讲任何 XR 的,它讲了跟 AI 眼镜的全新体验,我认为这些体验在经过一两年的打磨,真的会变的非常非常强烈地影响到今天大家的生活。

XREAL 联合创始人吴克艰则提到了,垂直领域的专用大模型结合 AR 眼镜非常适合垂类领域,比如医疗健康领域垂直大模型结合 AR 眼镜,已经有一些机构组织是在探索落地场景。同时他也认为,消费端更是如此:

我们非常坚信 AR 眼镜,特别是消费级的 AR 眼镜是目前我们看到较好的 AI 落地形式。因为你有首先视角,比如摄像头,你看到的东西和摄像头看到的东西是一样的,你说的话、听到的声音,上面的麦克风和 speaker 都可以从你的人的首先视角的角度接收所有的声音、图像的信息,相比于一些你得从兜里面掏出来的,我们看到其他形态的产品来说,反而我们认为 AR 眼镜从人的视角接近人获取以及跟这些 AI 相关的数据去进行交互的一个平台。

但正如前面所说,没有 iPhone 时刻,只有 iPhone 时代,在2021年时,徐驰认为,AR 设备未来五到十年会逐步取代智能手机,如今3年时间过去了,AR 眼镜销量还是6位数水平,手机依旧还是9位数,中间差距巨大。

所以到了2024年,徐驰又说:

可能2021年当时冒进了,我错了,我们认为 AR 眼镜取代手机是个漫长的过程。

但他也坚持认为,眼镜一定是比手机更合适的一个终端。如果这件事它的方向是相对正确的,到底是早两年、晚两年对行业从业者没那么重要。

并且,当下虽然 XR 头盔的销量远大于 AI 眼镜和 AR 眼镜,年销量接近万级别,但市场预期普遍认为,AR 设备远期更有潜力,徐驰也预测,越轻量化的设备它的量会越大,AI 眼镜和 AR 眼镜比 XR 头盔体量上大一个数量级,未来甚至还不止。

如果要给这个预测加一个期限和目标,徐驰说:

未来我们相对相信五年之能 AR 的体量远超过 VR。至于什么样的终端规模能让原生的内容生态健康成长出来,我们认为什么时候你能看到2000万到5000万销量的拐点,内容生态自然而然就长出来了。

希望3年之后,徐驰不必再来修改这个预测,以及 AI 眼镜和 AR 眼镜能够真正合流。

ChatGPT源码推荐:小狐狸ChatGPT付费创作系统完全开源源码

相关话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推荐关键词

24小时热搜

查看更多内容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