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之家 - 业界 2024-06-01 09:40

拼多多大招,抢抖音前面了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见实(ID:jianshishijie),作者:见实,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618大促如火如荼的开展了,各大平台的商家激励计划都让人感到今年618极其内卷。。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拼多多还是针对价格放了一个大招。

日前,拼多多上线了自动跟价系统。

图片

该系统通过拼多多大数据系统,将报名商品与平台上其他同款商品进行比价,并由平台对商品价格直接进行修改调整,以保持商品的价格竞争优势或维护合理的利润空间。

01

拼多多的跟价系统惹热议

这一功能上线后引起了业界非常多的讨论。许多声音都发表在抖音或小红书上。

图片

综合下来,这些声音多分为两个角度。

从商家的角度出发,频繁的内卷价格,造成了商家生存空间的急剧缩小。价格一降再降,利润已经是在崩溃的边缘。但是鉴于如今的市场大环境,在强调价格竞争力的当下,要么内卷,要么关门不干。二选一的选择下,大多数商家选择夹缝中生存,只能被动接受内卷的事实。

如果不参与降价,很可能失去流量位,失去被用户看见与选择的资格,即便利润再高,没有复购率也就没有盈利的说法。

针对不愿意加入价格内卷的商家,拼多多也有其他的激励政策。

图片

但是从拼多多之前提出的只要商家降价就提升推广权重的玩法上来讲,这样的“安抚”政策对应的流量推广也绝不会超越实行低价策略的商家。

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则是对于平台频繁改价的顾虑。一方面抱着“便宜无好货”的心态,会逐渐失去对与商品本身的信任。商品的质量,功能等方面究竟有没有阉割,是否符合标准,能否支持正常使用。消费者或许会有一个问号。

这也是拼多多平台诞生之初部分用户就存在的疑虑,低价产品的质量能否保证是核心之一。

这一点,通过拼多多多年来的优秀运营与严格质量把控,对拼多多产生一定依赖心理的用户疑虑或许会小。

而另一方面,消费者也非常担心自己购买的商品买贵了。频繁的比价降价,消费者抱着也许明天就降价的心态,始终观望而迟迟不下单也将成为隐患。

一些商家更是认为,拼多多作为平台,站在消费者一端无可厚非,只是这样的政策实际上压缩了商家生存空间,消费者花的钱少了,商家也没赚钱,那么钱被谁赚走了?

02

其他平台的跟风内卷

5月22日,拼多多集团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

拼多多第一季度实现营收868亿元,同比增长131%。

同时财报发布后,拼多多美股盘前涨幅一度超过13%,市值再次超过阿里巴巴。

此时间后,又正是618的起始阶段,其他平台对于低价、跟价策略也是蠢蠢欲动。

实际上,拼多多上线自动跟价功能前夕,抖音也在内测自动改价功能,内容基本一致,都是根据平台算法,将商品与其他同款商品进行比较,并由平台对价格进行改动,从而提升价格竞争力。

图片

事实上,从拼多多开启价格战后,国内各大电商平台无一幸免地加入了这场内卷战。

2021年,拼多多提出仅退款功能,淘宝与京东也在2023年年底开启了仅退款功能。

不仅平台之间卷,平台内的商家也必须互相卷。

针对拼多多的比价系统,1688上线了同样的比价系统,手机端即可进行比价,抖音也上线了类似的功能,会在购物车内某产品的下方,多加一个板块,提醒消费者还有更多相似优惠商品,价格更低。

图片

03

内卷背后

价格内卷的背后,见实观察到了几个现象。

一是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改变,从疫情前追求产品的附加价值,逐渐改变为追求商品本身,更加期待具有性价比的商品,这一点从大环境的消费降级和小红书等平台提出的“平替商品”的爆火得以看出。

二是产业链的巨变。从前的品牌企业从源头厂家进行商品的集合并触达消费者进行售卖,如今厂家逐渐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这一点从一些有品类无品牌的产品,如茶叶,玉器,古玩等体现的更加明显(拓展阅读:拼命投流拼命爽:疯狂引流私域的茶叶到底怎么挣钱?

三是市场环境的改变。有多家小程序服务商向见实透露,去年(2023年)至今年,商家的工具续费率陡降,从后台可以看出,这些商家大多数交易额低迷甚至没有交易额。

有内部人员提到,非常多的商家已经倒闭关门。没有用户,触达不了;同时对于系统或者私域运营一知半解等,成为这些商家的“死因”。

总结来讲,拼多多等平台的内卷是当下市场环境的必然发展规律,而能否跳出低价内卷的怪圈,核心在于如何跳出平台去触达用户。

又回到一切的开始,如今还是要注重私域运营,只有自己直接触达用户,定价的权利才可以紧握在企业自己的手里。

相关话题

推荐关键词

24小时热搜

查看更多内容

大家正在看

拼多多“钩”住太平洋

拼多多TEMU围剿美国折扣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