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之家 - 评论 2016-02-18 14:18

出门打车你用APP吗?它是如何走进我们的生活

站长之家(ChinaZ.com) 2月18日报道:近几年智能手机在全球各地的普及率不断攀升,人手一机的发展趋势令各界看准此商机,形形色色的APP软件纷纷出笼,食衣住行育乐应有尽有。

而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交通类APP也不为人后,各地主打客制化、高质量、高效率的行动叫车APP相继诞生,能精准掌握时间、地点、司机与消费者的打车APP正逐渐取代传统随招随停的乘车生态。

打车软件是怎么走入中国市场的

国内最早的打车软件的出现,可追溯到2010年9月:“易到用车”正式上线。它脱胎于2009年出现在美国的打车软件U-ber。

Uber最早面向的是个人闲置的高端私家车,主要是各种豪华车型以及SUV。直到2012年9月,Uber才开始支持出租车。

自2011年底2012年初,打车APP因被视为移动互联网中商业模式最可期待的服务类应用程序之一,资本的不断涌入助推了“摇摇招车”、“嘀嘀打车”、“快的打车”、“打车小秘”等软件蜂拥出现。

2013年到2014年之间,因为行业从业者众多,掀起了一场砸钱补贴抢占市场份额的风暴,移动互联网行业的“用户体验”,在这个行业里几乎等同于“给多少补贴”。

2015年2月14日,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宣布合并,合并后的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移动出行平台。程维在对滴滴员工的内部信中写道“打则惊天动地,合则恩爱到底”。

据统计,鼎盛时期的出行市场上共有30多种打车软件。如今,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打车软件只剩滴滴与Uber(专车另说)。

当年的打车“烧钱补贴”大战你还记得多少?

在打车行业的编年史中,不得不说的就是关于打车补贴这场战。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打车行业是没有盈利的、但是依旧有玩家(投资方)不停下注跟风至战火四方蔓延,进行挖掘就不得不讲讲两大玩家:腾讯与阿里。

疯狂烧钱的同时,几乎让人看不到盈利的可能,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滴滴、快的只是腾讯、阿里移动支付圈用户的手段。至于这两家公司的生死,除了他们自己真的没人放在心上。

“我们支持滴滴,阿里巴巴支持快的,我们就像打仗,像武林高手一样(笑),一天大概亏损2000万,再炒到3000万,我也跟,最高一天亏4000万,谁也不敢收手,一收手就前功尽弃了,内伤死掉了。后来跟马云沟通,最后在很多资本的撮合下合并了。”

——马化腾,于2015年5月“追梦者”(dream catchers)论坛

回顾滴滴快的“烧钱大战”

快的打车

2014年1月20日快的打车乘客车费返现10元,司机奖励10元

2014年2月17日快的打车乘客返现11元,司机返5-11元

2014年2月18日快的打车乘客返现13元

2014年3月4日快的打车乘客返现10元/单,司机端补贴不变

2014年3月5日快的打车乘客补贴金额变为5元

2014年3月22日快的打车乘客返现3—5元

滴滴打车

1月10日,滴滴打车乘客车费立减10元、司机立奖10元

2月17日,滴滴打车乘客返现10—15元,新司机首单立奖50元

2月18日,滴滴打车乘客返现12至20元

3月7日,滴滴打车乘客每单减免随机“6-15元”

3月23日,滴滴打车乘客返现3—5元

政策是打车软件面临一道艰难的坎

无论打车软件在生活中提供了怎样的便利性,我们都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打车软件至今仍游走在政策的灰色地带,“不合法”的印记伴随着其“野蛮生长”的步伐而日渐刺目。

打车软件目前所遭遇的政策困顿,不唯中国所独有,它其实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就以Uber为例,作为打车软件的鼻祖,它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已经先后领受了英国、韩国、荷兰等国的严厉警告甚至公开叫停。在这样的背景下,它受到中国地方执法部门的检查和查处,也许并不是一件特别值得惊讶的事情。

2015年9月,当你打开滴滴打车APP的时候,就会发现主题图片“滴滴打车再见”“只为和你走更远”,并且称9月9日见,滴滴这一举动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随后,滴滴公司将整体业务改名为“滴滴出行”。滴滴将不再只是打车,而是要做移动出行的综合性入口。可见,滴滴的业务调整与其受到的政策压力不无关系。

据悉,此前深圳市交委客运管理局联合深圳市公安局公交分局等单位部门约谈了滴滴打车、优步深圳、易到用车3家专车平台企业,围绕私家车从事专车服务进行通告。通告内容显示,私家车加入互联网平台参与营运,实质上是以赢利为目的、为非特定对象提供运输服务的非法营运行为,属违法经营行为。

打车APP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没有打车软件的时候,我们打车是路边招手或者电话叫车,打完车后使用现金支付。现在呢?我们可以通过打车软件叫车,可以看到周边车的位置,同时可以等着车到了身边,再上车,优化了我们的时间安排,同时,避免了付钱的找零问题。

 

具体优化了哪些呢?业界人士罗列以下观点:

1.偏远地区到的车的问题,在过去到偏远的地方几乎没有出租车可以打。

2. 打车的时候遇到的拒载问题,通过App打车拒载降低了很多,过去拒载只能投诉,而且不管用。

3. 打车费用高的问题,过去的打车费用越来越高,App打车降低了费用,如滴滴快车、Uber。

4. 找零钱问题,遇到没有零钱找,真是痛苦的事情。

5. 物品丢失问题,过去打车东西丢了,不要发票是找不回来的,现在能知道司机的联系方式可以找到。

6. 时间等待问题,过去打车在路边招手,不知道啥时候能打到车,可能很快打到车,可能等半个小时都打不到。

7.还可能其他方面的问题。

所以说滴滴打车的火爆,不是因为他烧钱烧成功的,而且因为这个项目押对了领域,滴滴打车和UBer并没有颠覆传统的打车这个出行方式,只是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定位、支付等功能优化了打车的体验。

推荐关键词

24小时热搜

查看更多内容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