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海关总署向全国 46 个直属海关单位下发了海关临检工作典型案例文件,其中,亮亮视野提供的航空器智慧登临解决方案成功入选,并被推荐在具备条件的口岸试点应用。该方案通过“中心+现场”的创新模式,实现了远程分类监管,助力海关有效执法、提升通关时效。
智慧登临已试点海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
目前,航空口岸面临登临检查频次高、专业关员稀缺等挑战。在高峰时段,航班集中到达容易导致登临关员不足,引发航班等待登临的情况,影响通关效率。登临关员需要携带多种设备(如音视频执法记录仪、测温仪和对讲机),增加了行动不便。而传统测温设备也无法对要客开展有效无感测温,检查记录和检疫证书仍采用纸质化操作。打造“中心+现场”远程联动监管模式亮亮视野的智慧登临方案依托AR眼镜与5G网络,实现了“中心+现场”的远程分类监管。
GLXSS SE智能眼镜:供登临关员选择使用
联动监管与远程指挥:对被风险布控但申报无异常的航班,现场关员佩戴AR眼镜实时连线海关指挥中心。中心关员通过眼镜内置通讯系统与机组和旅客进行实时通话、测温,并全程录制执法过程。
多线程支持与人力优化:中心一名具备资质的关员可同时连线多个登临现场,为现场提供技术支持,缓解一线人力紧缺的问题。在发现异常情况时,中心可迅速调度应急团队前往处理。
AR眼镜通信与性能升级:方案通过5G网络确保通信质量,与普通电话相同,不会影响航空器的通讯。AR眼镜自带的测温模块每年送检校准,每次上岗前也进行比对校验,确保测温准确。
数据电子化管理:新增一键导入航班申报数据功能,并自动生成电子化检查记录单。检疫证书也实现电子化传输,减少纸质操作,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智慧登临模式表现优异,为海关通关管理带来了显著的效率提升:无异常航班的监管时长缩短至5- 10 分钟,远低于传统模式的时间;减少航班等靠时间,实现通关“零等待”,即到即查加快货物和旅客流通;通过后台中心和现场的远程协作,有效提升登临检查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同时无感检测模式显著提升机坪要客礼遇通关体验度。在浦东机场的试点应用中,智慧登临模式使监管人力减少了约1/3,释放了大量现场关员的人力资源,实现“机器代人、工具代人”,有效缓解了一线人力资源紧张问题。亮亮视野海关解决方案已在多个海关落地上海海关:增强现实“黑科技”,打造“火眼金睛”作为国内进出口值比较高的上海海关,一直以来冷静选择、大胆尝试、坚持积极并稳健的向科技要能力、要效益,把科技创新作为“助推器”。上海海关引入“5G+AR”技术,在全国海关范围内率先在航空器登临一线配备智能可穿戴设备。
疫情期间,上海海关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建立了新的查验协同作业模式。该作业模式基于协同作业指挥调度平台,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各种场景音视频互动。后台指挥中心大屏、专家使用的手机、电脑屏幕同步显示AR眼镜情景,让特殊综合保税区内的海关查验关员与多个远程指挥方进行实时视频传输和语音讨论,风控关员还可以通过智能眼镜系统远程标注重点布控位置,实时指挥执法现场,将遇到的问题控制在首先时间。同时,在查验一线岗位深化应用智能可穿戴设备,积极探索协同查验作业新模式。
宁波海关:上线智能卡口应用,实现AR全景监管戴着轻便的AR智能眼镜,开展各项海关权管;在远程指挥中心大屏幕上,通过高清视频进行立体化监管;数以万计的集装箱车辆相关数据通过5G网络,汇集到海关监管系统......
在码头巡查、卡口巡查、场地巡查、仓库巡查等物流作业场景, 宁波海关通过AR眼镜与指挥中心平台进行远程连接,实现现场作业终端与指挥中心的音视频互联互通,便于终端及时、有效地将核查核验、现场执法、巡查情况反馈给指挥中心,方便指挥中心对现场作业进行指挥、监控。引进5G+AR与海关各平台的深度对接,宁波海关正在积极推动电子化流程应用,提升通关效率和执法质量。除此之外,亮亮视野海关解决方案在北京海关、深圳海关、武汉海关、济南海关等众多海关单位已经落地实行。从服务工厂运维设备,到服务机场检修飞机,再到此次航空器智慧登临解决方案的试点推广,亮亮视野打造的全栈“硬件+平台”服务体系正持续不断的开疆拓土,服务更广阔的领域。海关体系深度挖掘了现场服务监督管理这一场景,并以AR交互破局,形成了5G+AR切实可行而又富有成效的解决方案,能够更有效的应对数字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助力中国海关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实现有效、智能化的通关管理,为国门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