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席卷全国的小灵通手机已彻底退出中国通信舞台,勾起不少人的怀旧回忆。
例如,服务江苏用户 12 年的小灵通业务,于 2014 年 10 月 1 日零时停网关闭,标志着小灵通在国内的彻底退出。
与手机的概念相比,小灵通更贴近电话的概念,尽管其外观类似手机,但实际使用的是固定电话网络。
从技术层面讲,小灵通属于第二代通信技术,采用微蜂窝技术。通过微蜂窝基站实现无线覆盖,通过无线方式将用户端(即无线市话手机)接入本地电话网络,本质上是一种无绳版的固定电话技术。
这意味着,依赖于该技术,人们可以在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自由移动使用电话,带来更便捷的通信体验。
中国的小灵通技术源自日本引进。1996 年底,UT 斯达康公司与原浙江余杭电信局局长徐福新等人在浙江余杭进行小范围推广改良后的 PHS 手机。
而“小灵通”之名取自作家叶永烈 1961 年创作、1978 年出版的科学幻想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
取得叶永烈的同意后,UT 斯达康以“小灵通”注册商标。凭借小巧轻便和实惠的价格,小灵通迅速赢得广大用户的青睐。
2009 年 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文,明确要求所有 1900MHz-1920MHz 频段(小灵通频段)无线接入系统应于 2011 年底前完成清频退网工作,以确保不对 1880MHz-1900MHz 频段的 TD-SCDMA 系统产生有害干扰,可谓雪上加霜。
2010 年,小灵通确认于 2011 年 1 月 1 日正式退市,为新兴的 3G 通信技术让路。然而,由于小灵通用户群体过于庞大,停服时间一再推迟。直至 2014 年,国内原有的所有小灵通基站被关闭,正式终结了其在国内长达 16 年的运营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