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之家 - 业界 2024-06-26 08:52

古董直播套路多,老年人防不胜防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电商头条(ID:ecxinwen),作者:月涯,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老年人深陷“古董直播

专坑老年人的直播间真是屡禁不止。

近日,#直播间叫卖古董为何让老人深信不疑#话题登上了热搜。

点进去一看,原来是《法治日报》发布了一篇关于“古董”直播间收割老年人的文章。

文章指出,当前有不少主播以珠宝文玩高回报为由,诱导老年人下单购买,许多老年人相信能因此发财,不惜花光养老金甚至贷款消费。

image.png

图源:微博@法治日报

山西太原的一位70岁老大爷就是其中的受害者。

两年前,大爷迷上了短视频平台里的各种收藏品直播。这些直播间的主播通常以“海外藏品归国”、“正能量做福利”等为噱头,在直播间里大肆推销低廉的字画、玉佩等,并承诺“现在低价购入,未来高价回收”。他们宣称:“一套仅售99元的邮票,未来升值到600万元时,我们上门回收。”

这种看似稳赚不赔的投资,让大爷心动不已。两年多来,大爷将自己的积蓄、养老金全部投入其中,当积蓄和养老金被挥霍一空时,大爷就四处借钱。

直到催债的电话打到了大爷的儿子那里,大爷的家人们才发现他陷入到这种直播卖“古董”的骗局里。

他们试图阻止大爷继续观看这种直播,甚至将大爷的手机调成了青少年模式,结果大爷赌气绝食。真是拿大爷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样的例子经常能在各种社交媒体、社群里看到。事实上,有关部门已经关注到这类现象,并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打击措施。

不久前,就有位李姓的网红主播因此而落网。

该名主播自称某商会老板,借“做公益”的短视频博取关注,他在视频里声称“当粉丝遇到困难时,会高价回收他们的老物件,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当粉丝数累计到十几万时,主播李某便开始利用这一资源为自己谋利。李某找来演员,一同上演“古董”买卖大戏,出手阔绰的李某让粉丝们深信不疑。但这一切都只是他为了圈钱而精心设计的骗局。

和田玉 手镯 手串 首饰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

当李某取得了粉丝们的信任后,便开始在直播间里忽悠那些有意出售藏品的网友,下单购买廉价的工艺品作为“定金”,并承诺见面后会等价回购。一旦“定金”到手,李某就玩消失。

当这种手段无法再带来收益时,李某就迅速调整策略,开始走卖惨路线。他声称自己在国外收购“古董”时现金不足,无法回国,请求粉丝们帮忙购买“古董”并支付保管费。

“‘宝贝’流落海外,求求家人们买回去,替我保管,我真的心疼。”这些话术让粉丝们心生怜悯,纷纷掏腰包购买。然而,粉丝收到的却只是廉价的玉镯、玉玺、字画等。通过这一系列手段,李某非法获利高达28万余元。

古董直播乱象

其实这些直播间的套路并不复杂,只是每一步都经过了精心的策划和设计,精准地把握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与弱点。

这些直播间的主播,通常会给自己打造一个“高大上”的人设来积累粉丝,然后借着这个身份在直播间里卖惨。

为了进一步拉近距离,这些主播还会自称“儿子”或“女儿”,称呼直播间里的观众为“爸妈”。

一旦老年观众被他们的谎言、故事所迷惑,这些主播便开始展示他们的“藏品”,强调其高价值,并承诺未来能够高价回收,实现财富增值。

为了增加可信度,他们不仅会晒出由所谓专业机构出示的检测结果,甚至会在直播间摆出“上门回收”的成功案例,展示高额转账的记录或者语音提示。

另外,这些直播间还具备极强的“反侦察”意识,他们告诫老年观众不要将购买藏品的事情告诉他人,催促他们尽快确认收货并删除订单记录,以此来消灭证据。

虽然这些套路在年轻人看来一目了然,但平台在监管上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这些主播们会利用模糊字眼、缩略词等方式规避平台的监管,平台难以迅速判断直播内容是否存在欺诈或诈骗。

即使有的直播间被标注了“虚构剧情”“剧情演绎”等字样,这也不足以动摇老年人对主播的信赖。

另外,平台在接到举报后,需经过一定时间的审查,而在这段时间内,主播可能已经完成了大量的销售。

平台对违规主播的处罚力度也有限,即使被多次判定违规,也只是暂停直播或封号。而且这些主播会开设多个小号以应对封禁。这种低成本、高回报的直播套路也是此类直播间屡禁不止的原因。

针对这些直播乱象,平台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根据《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平台应当建立健全风险识别模型,对涉嫌违法违规的高风险营销行为采取弹窗提示、违规警示、限制流量、暂停直播等措施。

对此,平台还应进一步优化关键词捕捉和内容识别等技术,提高甄别违规直播间的能力,并及时封禁违规直播间。

此外,平台还应加强支付结算服务,设置资金冻结期,以便在买家发现被骗后有机会挽回损失。

当然,除了平台的努力外,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参与到打击直播骗局的行动中来。

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老年人的防骗意识;家庭成员也应多陪伴老年人,关注他们的网络行为,及时提醒他们防范骗局。被看见的中老年人群

近年来,中老年用户群体正在逐渐融入互联网,成为互联网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规模达到12.27亿,全年维持2%的增速。在这一庞大的用户群体中,中老年用户的比例也在持续上升,其中60后用户占比达到19%,70后用户占比达19.4%。

中老年用户的身影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互联网各个平台上。

以去年爆火的“中老年顶流”一笑倾城与秀才为例,在这两位网红的粉丝群体中,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构成了他们粉丝群体的主流。

中老年用户群体在互联网的崛起,也为内容创作、直播电商等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比如新东方就敏锐地发现了这片蓝海市场,下场深耕高端中老年旅游产品。

新东方在规划旅游产品时,也确实考虑到中老年人的需求和喜好。除了常规的导游服务外,他们还为每个团队配备了文化讲师和旅行管家。

文化讲师负责为游客解读景点的人文历史背景,让中老年人在旅行中收获知识;而旅行管家则专注于关照中老年游客的需求,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

虽然目前年轻客群仍是各大电商平台争取的对象,但是具备稳定收入和更多可支配时间的老年人的消费能力也不容小觑。

艾媒咨询2021年的数据显示,中国银发群体的日常消费以线下商超和电商平台为主,其中电商平台消费达71.2%,仅比线下商超渠道的72.1%低了0.9%。尤其是50至60岁人群,被视作近年来互联网的最大增量。

然而,层出不穷的直播套路和欺诈行为无疑给整个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使得市场潜藏着危机。我们期待在经历过这一段时期的混乱和无序后,这个新兴的市场能够逐步走向规范。

相关话题

推荐关键词

24小时热搜

查看更多内容

大家正在看

视频号欲叫停数字人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