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之家用户 - 传媒 2024-06-19 10:45

腾讯联合生态伙伴共同推动业界异构硬件编程模型标准立项

近期,由腾讯联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信通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共同发起,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互联网与应用委员会(TC1)推动异构硬件两项行业标准成功立项,为AI 软件在不同硬件芯片上迁移提供标准牵引,提升大模型时代的AI应用开发效率。

通用处理器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由编程语言、编译器中间表示、指令集架构等构成的复杂的层次化中间层(indirection)模型,通过引入平台无关的中间抽象,兼容不同下层实现的差异,比如处理指令集架构,形成了繁荣的软件生态,其中典型代表就是Java字节码。因此,程序员在开发应用时,基本只需要面向通用编程语言或接口,无需消耗心智在底层实现复杂性上。

在AI大模型时代,开发者希望无论新一代的GPU硬件设计如何变化,之前编写的软件依然可以在不同的芯片上正确运行,但由于硬件和应用层面的难点,程序员仍然需要重新编写代码,以适配不同的硬件设计,严重增加开发团队成本。

本次标准成功立项正是对AI时代跨平台兼容性和标准化工作的一次大力推进。具体而言,腾讯联合多家单位成功立项的这2项行业标准:《智能算力硬件统一编程模型及范式技术要求》和《智能算力硬件统一虚拟指令集技术要求》。 前者为开发者提供一套针对不同硬件的统一编程模型及范式标准;后者将定义一套异构硬件的统一虚拟指令集,对异构高性能加速硬件的运算、处理等基础功能进行一致化约束,实现同一应用程序经过一次编译即可在不同异构硬件上运行和迁移。

标准成功立项凝聚了腾讯海量的实践经验,腾讯大数据自研ABO异构编译器对此探索了完全开放的问题域,比如,对于典型的数据分析、推荐等神经网络加速场景,ABO在自研芯片落地、GPU加速分析和CPU内置加速器等多环节,实现并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与效果。

同时,ABO异构编译器展现了其对主流框架、模型格式、以及异构硬件的强大支持能力,包括兼容PyTorch、Tensorflow、ONNX等主流框架及相应的模型格式,支持CPU、GPU以及腾讯自研的紫霄处理器等多种硬件平台,使得业务几乎无需对源码或模型结构进行修改,便能在异构平台上运行,并获得显著的性能提升。

在具体业务落地中,以腾讯广告推荐场景中,支持联盟粗排等业务异构芯片生产上线,性能超过了厂商原生方案的30%-140%,精排业务也在上线进行中;在大模型推理场景中,ABO异构编译器支持多种混元子模型,能够平滑运行在多异构芯片上,有效降低平台架构和应用开发者迁移成本,并成功落地文档、大数据、AI数据通路等多个业务;在AI领域数据通路场景中,支持自研文生图、文本图片相关性模型运行在NPU、GPU和CPU等混合芯片场景。

未来,腾讯将一步携手产业各界,探索更多标准落地,为数字化发展提供更多参考指引。

相关话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推荐关键词

24小时热搜

查看更多内容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