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之家用户 - 传媒 2024-06-03 15:38

百洋医药官宣收购制药企业,加速医药产业链整合

5 月 20 日下午,商业化CXO龙头百洋医药(301015.SZ)发布公告,拟以8. 8 亿元现金收购上海百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洋制药”)60.199%股权,并成为其控股股东。

百洋制药与百洋医药均隶属于百洋医药集团,主要业务为中成药、化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去年营业收入7. 60 亿元,净利润1. 35 亿元。

对于百洋医药来说,这一里程碑式的交易标志着公司正式从品牌商业化平台升级为支持源头创新的医药产业化平台。与此同时,将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根据百洋医药集团业绩承诺,百洋制药2024- 2026 年扣非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 44 亿元、1. 72 亿元及2. 15 亿元。

引入“利润奶牛”,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

公告显示,百洋制药成立于 1999 年,是一家专注于中药现代化和缓控释制剂研发生产的医药制造企业, 2022 年度、 2023 年度,百洋制药营业收入分别为6. 35 亿元、7. 60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 09 亿元、1. 35 亿元。

无论是从产品端的契合度还是产业链的价值延伸,百洋制药注入百洋医药将为双方开启新的篇章。

首先在产品端,百洋医药将获得百洋制药权重产品扶正化瘀系列、二甲双胍、硝苯地平等缓控释制剂系列产品,进一步丰富了上市公司的运营产品矩阵,提高自有产品占比。

据了解,扶正化瘀是一款由百洋制药自主研发,经循证医学验证可逆转肝纤维化的创新中成药产品,也是中国首 个完成美国II期临床试验的肝病领域中成药,该产品开启了肝病抗病毒和抗纤维化“双抗治疗”的新疗法。上市 20 年来,扶正化瘀迄今为止做了 68 个RCT(随机对照试验),核心期刊 500 余篇。

凭借扎实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和良好的临床应用实践,扶正化瘀真正实现了疾病可诊、质量可控、疗效可证的现代化中药标准,据艾昆纬数据,现已是医院市场抗肝纤维化领域份额第 一的产品,进入百洋医药上市公司体系之后,将在零售端充分释放品牌价值。

公告显示,剔除客户短期需求波动的影响, 2020 年度至 2023 年度,百洋制药中成药板块收入分别为3. 21 亿元、4. 25 亿元、5. 07 亿元及5. 29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17%,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随着产能进一步释放,到 2025 年中成药板块收入或将突破 7 亿元,或将引领百洋制药收入突破 10 亿元大关。

除中成药产品外,百洋制药凭借先进的技术工艺,在高端缓控释制剂领域也有一系列产品。其位于青岛的缓控释制剂药厂多次“零缺陷”通过美国FDA的cGMP认证,生产标准与国际接轨,多款产品为中美共线生产、同报同销。

公告显示, 2020 年开始,百洋制药的主要产品度洛西汀、硝苯地平及塞来昔布等产品陆续中标国家集采,二甲双胍产品通过国谈,因此百洋制药化药版块收入在过去两年分别以64%、81%的加速度提升,去年实现收入2. 30 亿元。预计到 2026 年百洋制药化药业务板块收入或将突破 5 亿元大关。

由此可见,成熟的产品矩阵能为上市公司贡献可观的业绩。为了进一步保障上市公司股东利益,交易双方已进行业绩对赌,百洋制药 2024 年度、 2025 年度和 2026 年度分别实现的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不低于14, 429 万元、17, 226 万元、21, 548 万元。

百洋医药现有主营业务为医药产品生产企业提供商业化整体解决方案, 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 64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 56 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百洋制药不仅能进一步丰富自有产品收入,也能增厚上市公司盈利水平。

向医药产业化平台转型

资料显示,百洋医药主营业务涵盖品牌运营、批发配送及零售三个板块,其中,品牌运营是其最核心业务。如今,百洋医药形成了专业的品牌运营能力和强大的营销网络,已合作大中型医院 14000 家、药店近 40 万家,成功孵化了进口钙品牌迪巧、消化不良品牌泌特等多个知名品牌。 2023 年,迪巧系列产品实现收入18. 97 亿元,同比增长17%,毛利率高达67.41%。

在医药行业,再好的产品也需要有一支精干的商业化团队。经过近 20 年的积累,百洋医药已经建立了难以逾越的复合型护城河——它与大多数医药同行相比更懂得产品的品牌运营,能够帮助产品带来价值裂变。

也正是基于自身的商业化优势,百洋医药顺势而为,向上游医药工业布局,将自有产品引入自身的优势渠道,既能推动医药生产制造和商业化的一体化,也能为自身带来持续向上的引力。

本次并购标的百洋制药就成了最 好的选择。据了解,百洋制药不仅有成熟的优势产品,还有两个研发生产基地。其中一个位于上海的现代化中药生产基地,构建起了贯穿药材种植加工、中药提取到成品制剂以及商业化的现代化中药完整产业链;另一个位于青岛缓控释制剂研发生产基地,拥有渗透泵、微丸包衣、骨架片等具备壁垒的技术实力。

并购完成后,百洋医药将以“生产制造和商业化”双轮驱动策略构建医药产业化平台,提升公司整体的市场竞争力。

百洋医药的产业化平台价值还不止于此。近年来,百洋医药母公司百洋医药集团与国家 级科研院校携手培育源头创新成果,在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核医学创新药、医用直线加速器、超声用电磁导航设备、抗肿 瘤和骨再生创新药等多个创新领域都有布局。

其中,全磁悬浮人工心脏、超声用电磁导航设备与十二导家用心电仪等创新产品已与百洋医药形成了商业化协同。百洋医药还获得了集团孵化的治疗骨坏死FIC药物(PDC)和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的商业化权益,该核药产品是我国核医学领域首 个自主研发的 1 类创新药,产品即将申报上市。

展望未来,百洋医药有望在医药产业化平台上实现更多元化的业务拓展,解决更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提升科技创新赋能医疗服务的效率和水平。站在新起点上的百洋医药,面朝医药产业的星辰大海,扬帆起航。

相关话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推荐关键词

24小时热搜

查看更多内容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