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之家 - 业界 2022-01-07 11:53

2022微信公开课PRO开讲: “微信的老少皆宜”圆桌论坛聚焦互联网时代的“一老一小”

站长之家(ChinaZ.com) 1月7日 消息:2022年1月6日,一年一度的微信公开课PRO在广州正式开讲,本届公开课以“入微”为主题,预示着微信迈进产品打磨入微、行业创新入微、服务场景入微的新阶段。

与“入微”主题呼应,微信发布了《微信这一年,关于社会价值的几件事》,从“善用,设计更好的工具”、“善行,提供更好的服务”、“善意,激发更多的关爱”三个维度介绍了微信在社会价值创新领域的理念与实践。《微信这一年,关于社会价值的几件事》指出,希望通过功能服务完善和公益模式创新,让微信成为”善用“的工具箱,成为“善行”的汇聚地,成为“善意”的发动机。

除此之外,本届微信公开课PRO还举办了一场“微信的老少皆宜—科技适老与未成年人保护圆桌论坛”,邀请了多位适老和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学者,与微信相关业务负责人共同探讨新时代下,互联网产品如何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和保护。

QQ截图20220107115348.jpg

科技应该如何关怀老年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略研究院研究员田丰表示,关怀老年人需要打破“老年人不擅长玩手机,不适合网络时代”的刻板印象,不要总把老年人当弱者,要帮助老年人消除对互联网的恐惧心理,激发他们学习互联网知识,融入数字生活的潜能。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周如南认为,互联网产品应该加强对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内容的治理,比如养生、保健相关内容,也应该加强对针对老年人的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除此之外,最好能有线上线下联动的关怀项目或模式。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周裕琼指出,老年人是个很复杂的群体,要尊重老年人的异质性,互联网产品也应该为不同的老年群体提供渐进式、递进式的服务,比如,帮助已经进入数字化生活的老年人进一步融入数字文化,帮助还没有完全融入的老年人掌握更多地数字技能,对于不愿意融入的老年人提供非数字化的关怀,“让他们以自己熟悉、舒适的方式,安然地老去”。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卜卫则讲到信息社会的包容性发展,包括技术包容性和社会心理包容性。技术包容性及其数字素养教育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如电、电话、网络等)及其主流信息技术应用包容所有人,如 80 年代的通信普遍服务等。第二,采用替代技术包容对信息通讯技术有特殊需求的人群,如残障人群、视力减退或触摸屏不适的老年人、不识字人群,要为这些人群做技术创新等,使他们能使用新技术扩展自己的生活。第三,采用主流信息技术之外的所有传统传播技术包容所有人。要给因各种原因不选择主流信息技术的人群留出特别通道,使他们能在现在社会里依旧体面有尊严地生活。社会心理包容首先要包容使用传统传播技术或替代技术的人群。对是否使用最新技术的人群不做“先进”或“落后”的价值判断,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生活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要使用的技术手段,否则,发展的信息主义会带来大规模的社会排斥。需要做的不是要加强社会意识中的数字鸿沟,强迫某个人群追逐新技术潮流,而是要做以人为中心的发展。

在老年人关怀方面,2021年,微信推出关怀模式,微信支付专门成立老年人客服部门,开通了“长辈无忧”客服专线,为在使用微信时遇到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帮助。专线的客服人员经过精挑细选,不仅要求业务知识扎实、服务素质高,最好还要有参与过老年活动项目或公益组织的经验。

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保护未成年人?

田丰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上网设备更加便捷,手机的功能和应用也趋于多样化。互联网时代保护孩子是消除网络中不利于孩子成长各种各样的东西,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保护更多是防御性的,让孩子更少接触不利于成长的东西。他认为,互联网产品帮扶老年人的关键是激发潜能,让他们尽快达到边界。保护未成年人是一个相反的过程,要严格限制他们的边界,不要让他们越过边界。

卜卫认为,谈及儿童隐私与家长管教的平衡,尊重和保护儿童隐私是底线。要在保护儿童权利、尊重儿童的基础上对儿童进行教育或管教。青少年模式将一部分教育权力放给家长是对的,家长有监护责任,家长也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但是前提是,家长要懂儿童权利,要懂教育,要知道基本的媒介素养的知识。还应该考虑除了对儿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也要对家长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表示,已经有大量的未成年人活跃在互联网社会,要更注重通过正向的功能设计引导他们使用互联网,而不是简单地“封堵”,不让未成年人接触互联网世界。随着各大平台的青少年模式不断完善,家长应该更积极地引导孩子开通青少年模式,引导的过程中,家长也应该照顾到孩子的隐私需求。

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2021年微信完善并迭代了青少年模式,并推出“监护人授权”能力,当青少年遇到无法访问的内容时,监护人可远程授权青少年进行临时访问。此外,微信支付也针对未成年人被欺诈等场景,专门设定了柔性关怀的服务机制。当客服接到家长来反馈孩子被骗时,该机制就会启动,专业的关怀小组会详细了解孩子被骗的前因后果,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和家长的情绪状态,在适时的环节为家长做情绪的疏导,避免家长的情绪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必要时候也会帮助家长和孩子进行沟通,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

推荐关键词

24小时热搜

查看更多内容

大家正在看

微信小店APP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