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教育,在全球范围内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 1920 年的美国,经济学家教授便对“消费经济学”、“家庭经济学”做早起研究。后来,不断加强理财、金融的教学,甚至将财商教育相关内容纳入基础学习体系。但在中国,新一代金融消费者在成长中对财商教育的接触几近于零,无时不面临着“学校不教”、“家长不会”的尴尬处境。为了给金融消费者“补上”缺失的财商课程,证监会与教育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证券期货知识普及教育的合作备忘录》。
《备忘录》指出,建立金融普及长效机制,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相关社会组织要加强研究,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推动金融消费者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教育部要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切实提高国民金融素养。
从具体实施来看,《备忘录》主要提出了两条需求,即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以及培育公众金融风险意识。近年来,伴随社会财富与个人可支配财富的不断积累,关于“理财”、“投资”的话题一度引起全网热议与讨论。据 9 月份央行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 2020 年)》建议,补齐老年群体金融服务短板,为低收入群体更好实现增收致富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报告还指出,针对老年群体就业创业新趋势探索研究相适应的金融服务方式,稳妥创新适老化投资理财产品,丰富完善各类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助力老年群体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其实近年来针对老年群体的金融诈骗案例屡有发生,老年人的遭遇令人唏嘘,骗子们的恶行让人痛恨。公安机关将多种骗术综合到一起:先是诱骗老人进行投资,承诺月息1%、年华12%的高息,还赠送“昂贵的保健品”;然后诱骗老人签订委托协议,骗走老人的房产。和其他所有投资骗局一样,无论骗术如何伪装,核心行骗步骤无非两步:一是高息诱惑,而是卷走本金(房产)。
作为知名财商教育机构,微淼教育提醒:除了老年人需要提高财商素养外,对于参与金融投资理财的各类人群也挺高提升财商素养,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不要幻想一夜暴富,不要参与任何高息投资。风险永远和收益成正比,不要挺新任何“无风险、高收益”的故事,永远保持一份警惕,防止本金的损失。
不仅如此,微淼还建议应该学习正确的理财知识。学习是一生的事情,“活到老、学到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永远保持一份好奇心,既要了解社会知识,认识各种骗局并引以为戒,又要学习正确的理财知识,实现财产保值增值。
目前,微淼已推出了《小白理财训练营》、《财务自由操作系统课》、《财务报表分析课》、《企业分析课》以及与中央财经大学联合研发的《金融投资与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等系列精品课程。在如今的在知识付费时代,财商教育与其他内容教培机构,都旨在要满足学员的知识需求,但谁能打造出具备接受度与专业性兼具的精品内容睡就能赢得用户青睐。
理财投资是一项专业技能需求极强的技能。对用户而言,如何高效学习技能所需理论知识,掌握实践经验是关键。所以唯有打通信息闭塞“管道”,提高金融知识能力,才能掌握必备技能。